臺灣兒科醫學會 Taiwan Pediatric Association

聲明稿專區

首頁 民眾專區 聲明稿專區

兒少虐待與疏忽絕不容忽視

聲明稿專區 資料來源:臺灣兒科醫學會

臺灣兒科醫學會聲明稿

Statement of Taiwan Pediatric Association

 

­兒少虐待與疏忽絕不容忽視

制訂:2019116

臺灣兒科醫學會促進兒童福利及健康委員會

兒童虐待是嚴重的社會問題,所影響的不只是兒童事發當下的身體、心理,在兒童應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兒更可能造成未來身心成長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成為社會問題。因此,臺灣兒科醫學會促進兒童福利及健康委員會再次提出鄭重呼籲:

一、重視各種可能兒的形態:

的發生形態不只是身體虐待或性虐待,對兒童基本生理、心理需求的疏忽、精神的虐待等等,都屬於虐待。尤其以疏忽、精神虐待,對孩童的身心影響可能是永久且嚴重的,也可能與身體或性虐待一併發生,不能忽略。

二、警覺各種掩飾兒的藉口:

急診常見全身淤傷,甚至到院前無生命跡象的孩童,家長到院的主訴往往是孩子頑皮、好動,因此從沙發或床上摔下,不小心跌倒受傷。然而,一名受過訓練的兒科醫師,能基於臨床上的疑點抽絲剝繭,找到可能發生被虐待或疏忽的來源,為孩子伸張權利。

三、整合即時發現兒的資源:

或疏忽的判斷,往往需要整合第一線社工、醫療人員、司法與警政人員、教育體系,甚至到你我每個人、社區鄰里共同協助。唯有透過整合各種資源,形成一個保護網,再藉由你我和社工或鄰居第一線對於孩子狀況的警覺、轉後接手的兒科醫療人員經驗,才能於即時發現並由後續保護體系進一步積極介入。

四、協助孩童走出兒的陰影:

在第一線的社工、醫療人員或教育人員發現受個案並通報後,對於身心受傷害的孩童,需透過教育、身體與心理評估、以實證為基礎的社會心理介入、寄養家庭協助、政府或非營利組織的介入、甚至社區鄰里資源協助等等方式,帶領受的孩童從創傷中逐步恢復,重新面對、信任社會並進一步增進其身心福祉與心理韌性。

五、解決可能發生兒的原因:

多數的兒或疏忽案件發生在兒童的親人、同居照顧者、老師,原因可能與照顧者或家人的身心疾病、藥酒癮或情緒管理問題、家庭衝突、家庭經濟、單親或隔代照顧壓力、老師的身心狀態與執業壓力、兒童的氣質、身心發展狀況或疾病、或是照顧者不知如何尋求協助資源等等多種危險因素與保護因素交互作用有關。上述與兒相關的因素需要被兒少保相關工作人員即時發現、分析、擬訂與執行改善方案,並且追蹤危險因素與保護因素改善或惡化狀況,方能有效降低兒復發風險與協助受孩童恢復健康。